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 福大学子美国篇


    美国福州大学
    77/78级同学纪念毕业四十周年征文合集
    2022 年 7 月 30 日



    前言

    时光荏苒,77/78级大学生入学已经四十四年了。这个坚毅好学的群体是时代剧变之际的特殊人群,实属空前绝后!

    七七年恢复高考后,共有十三届高中毕业生竞争着77/78级的大学入门资格。老三届已上山下乡或参加工作多年,有些已婚,放下了书本十年之久。居中的历届生在中小学所受的教育不完整,学业处于半荒废状态,许多人也在上山下乡或工作中。七七年年底才恢复高考,七七届虽说是应届,毕业后仍处下乡留城怪圈,仓促应战;七八应届生倒是有了一年的准备。这几批学子经过激烈的竞争,只有极少数人考进大学(入学率4.8~7%),而我们便在这批幸运者之中。在我们这批大学生里,年龄差距巨大:小至13~14岁,大到32~33岁!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生活,不同的经历化作深厚友谊的土壤。在四年的校园生活里,我们追求上进,刻苦读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幸福并快乐着。老三届同学们在痛失十年黄金春秋后,踏实稳健,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历届生不甘落后,强劲进取,精力旺盛,面面突出;应届生也是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牛角挂书。三批学子友爱共处,见贤思齐,相得益彰!

    四十年前,我们跨出福州大学校门,走进社会。

    那时的我们,像露珠未干、清新芳香的早晨缓缓东升的旭日,刚从海面上探出,捧托起我们的是那滋育了我们四年的母校福大,其恩德就像那浩瀚东海。红日初露,半未入空半出海,日欲出而海欲留,依依相连,恋恋不舍,亦留亦送。日之出温圆饱满,海之留情化朝霞铺满东方。红霞映海,好一幅天水一色壮行图!母校情深,学子感怀!

    毕业后,我们或读研攻博,或留校执鞭,而更多却是走向大社会的各行各业。那时,正处十年动乱之后,百废待兴,各种人才严重欠缺,青黄不接之时。我们占尽天时,步入社会马上填补各类空缺,一时天之骄子!突出者学术科研上凯歌频传、业务技术上突飞猛进、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前程似锦;平凡者脚踏实地、岗位稳定、衣食无忧、岁月静好。我们朝气蓬勃,从社会吸收养分,充实自我,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回馈社会,与社会共依存共进步!

    随后的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减少了对向往自由的羁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选择了到美国留学和发展。

    这是77/78级福州大学美国同学群,我们中的大部分是到美国读书后留下来的。出国赴美,机缘各不相同。初来乍到一个陌生国度,人生地不熟,语言半通不通,文化差异巨大,难免眼前一派迷雾,心中忐忑,下一步不知踩实踩空。然而我们既然选择出国,便举步向前、不再反顾。若无坚定信念、饱满希望,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是坚持不下来的。当时的我们囊中羞涩,初到美国举目无亲。我们埋头刻苦勤读书,专心致志做学问。打不起长途电话我们就鸿雁传书,生计困难我们就餐馆兼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改专业、改行业,不断地学习、锐意进取。生活的艰辛磨练着意志,坚定的意志让我们不知疲倦勇往直前! 事业成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嘉奖,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勇于追求和勤耕不辍结出的花果。

    四十年日月如梭,织就多少绚丽的梦想;四十年努力奋斗,再将多少梦想化作一个个美好的现实。功成名就,学术登殿,领军一方,企业成功,生意兴隆,工作称心,爱情永笃,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心情快乐,身体健康,子女折桂,回馈社会……可圈可点者,不在少数!

    借此福大77/78级毕业四十周年征文活动之际,五十来位老同学欢聚在微信群。大家忆母校,感师恩,回溯记忆长河,怀念着难忘的四年福大的学习生活,也展示了毕业后坚实的奋斗足迹。一幕又一幕,雪泥鸿爪,往事并不如烟,而是化作一张张记忆的卡片,珍藏在心里。呼朋唤友之时,多少当年情景涌上心头。片片甜蜜回忆,几多辛酸苦辣,都是温馨的余韵和浓浓的友情。热烈讨论之余,同学们纷纷举笔。文章或长或短,真实地记录了校友们漫漫长路中的奋斗和成功片断;亦诗亦歌,反映了同学们多彩人生之点点滴滴!现共收录十六篇如下。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三叩黉门》(杨文 七七级电力)
      第二篇: 《一生研究缘福大》
           (岑伟 七七级物理化学)

      第三篇: 《英语梦》(杨毅 七八级分析)
      第四篇: 《工程师的卡片》
           (胡寿汀 七七级水利水电)

      第五篇: 《今生福大缘》(李方 七八级水利水电)
      第六篇: 《圆梦》(卢欣欣 七七级水利水电)
      第七篇: 《毕业四十年有感》
           (刘苏星 七七物理化学)

      第八篇: 《弘扬中华文化》(罗秀梅 七七级自动化)
      第九篇: 《阿拉斯加海上行游记》
           (王锦江 七八级自动化)

      第十篇: 《往事如烟》(林锦岩 七七级物理化学)
      第十一篇:《弹指一挥间(毕业四十年有感)》
           (姜国樟 七八级无机工程)

      第十二篇:《大学生活回忆点滴》
           (黄明东 七八级物理化学)

      第十三篇:《我记忆中的红校车》
           (叶梓川 七七级水利水电)

      第十四篇:《咏怀》(陈亮 七七级机械制造)
      第十五篇:《感念恩师》(邓文 七七级分析化学)
      第十六篇:《入学记》(洪慧 七七级物理化学)
      
      后记:《美福77/78校友现状》(77/78级留美同学群)




    第一篇:《三叩黉门》

    杨文 七七级电力


    提起77级大学生,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当年万人争过独木桥的情景,那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高考!我是77级中年纪最大的老三届高中生,更令我回忆起自己一波三折艰辛的求学之路。

    时间推回到1966年6月初,我高中毕业,正进入如火如荼的迎高考的关键时刻。我报考理工类专业,因为平时成绩优秀,所以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已有一只脚踏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正当我们焚膏继晷,日夜苦读之际,突然传来中央暂停高考的通知。这对我们这些十载寒窗的莘莘学子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如墜万丈深渊。记得当天我独自一人去西湖,毫无目标茫茫然地飘荡了一天,情绪坠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第一次还没叩到大学的门就以失败告终。这大学停招,一停就是十几年。

    之后,我投入了文革洪流,奔赴农村插队当知青,后来被招工到南平的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我爱读书的习惯却始终坚持了下来。1973年又开始大学招生,这次是基层推荐加文化测试。我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心中再次燃起上大学的强烈愿望。我所在的工厂推荐我参加文化测试。考场设在南平一中,出考场后我又觉得信心满满,题目十分简单,我答的非常好。然而不久传出消息,有人竟然交了“白卷”!白卷先生上了,我又再次落榜了。我望空长叹问蒼天:我只是想读书,就这么难吗?于是心灰意冷,情绪再次低落到谷底。第二次叩大学的门,仍然铩羽而归。

    生活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晃就是四年。1977年秋季传说邓小平批准恢复高校统一招生,各方面消息似乎证实这次中央是动真格了。然而此时,岁月蹉跎,我已到了而立之年,我还有机会吗?天问归天问,但是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的大学梦仍再次被唤醒。工厂再次推荐我参加考试,希望之光再次闪现!于是,我开始准备起来。当时各种补习班,复习讲座如雨后春笋,我去听了一两次,觉得毫无收获,老师讲课的内容太简单太浅,与其这样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埋头苦干。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把业余的时间包括休息时间都压缩到最少,争分夺秒复习,届此我已经完全准备就绪。时隔四年,我再一次走进设在南平一中的考场,心想冥冥之中难道命中注定我要从这里走出去吗?考场里考生人山人海,有如赶集。第三次从考场出来,我又开始信心爆满,自己考得不错,连数学最后一道附加题求抛物线和直线围成的面积,也用高数定积分的方法列式了。

    接下来焦急漫长地等待,当听到有人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悬了,我知道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叩大学的门,一定也是最后一次了。等啊等,一个月过去了,盼望中的入学通知书始终没有来。我再次仰望天空问蒼天:我只是想读书,怎么就这么难吗?为何命运一次又一次地戏弄我?家人托人去查分数,但查分人不肯告诉具体的分数,只说在全省前200的考生中看到我的名字。令人高兴的是,不久传出了消息说要扩招,这是一线曙光。等到最后的最后,我才终于收到了福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走读生!也就是说,学校不为我们这些走读生提供住宿。没问题,有书读就成。我足足比很多同学晚了近二个月才入学。晚到的幸福真是更大的幸福,我喜出望外,眼里闪着泪光,心脏猛烈地跳动了很久才平静下来。

    三叩大学之门,蒼天终于被感动了!校门终于开了一条缝,我挤了进去,一波三折后,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啦!

    走读生给了我机会我倍加珍惜!从此以后,我风雨无阻,每天骑着一部破旧的自行车上学,中午就躺在教室硬梆梆的课桌上小憩几分钟,虽然辛苦劳累,可心里充满了快乐。求学的机会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我故十分地珍惜。上学伊始,我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把《吉米多维奇的数学练习题》做了又做。书本成了我最知心的朋友,枕着书本睡也不觉得硬,抱着书本睡也不觉得沉。四年学习期间,我成绩优秀,知识充实,顺利地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当时整个福大各种专业的所有硕士研究生加在一起一共才19人。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福大的一名教师,并在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数篇论文。

    至今,我回想起来,仍十分感念邓小平。他拨乱反正,高瞻远瞻地恢复了高校招生,为中国培养出了亟需的建设人才,也给热爱学习的莘莘学子創造了梦寐以求的机会。虽然我错过了一些机会,但是仍然非常感恩还是能够搭上了时代的末班车。最后赋诗一首,聊表情怀。

    七 绝


    十年苦读望成才,三叩黉门久不开。
    堪赞邓公为国计,喜迎学子杏壇来。


    第二篇:《一生研究缘福大》

    岑伟 七七级物理化学


    我叫岑伟,是福州大学77级物理化学专业的理科学士毕业生。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物构所理科硕士学位。1992年获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化学系博士学位。1992~1994期间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后几十年在美国日化工业从事科研产品开发商业化领导工作。住加州洛杉矶附近的Claremont镇,现任美国福州大学校友会会长。

    母校64岁华诞,我们77/78级同学也毕业了四十年。当年满头乌发的我们早已组成花甲军团!母校对于我,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我的校,亦是我的家。家住福大,父亲岑书龙是福大土建系的教授。多少年来,学校的广播,西禅寺的钟声,北门,南门,汽车队小道来来去去的风尘,总在记忆中重重叠叠,伴随着当年经历和成长。踏足天南海北,经历青丝白发,福大总是我心中永远的爱!我也时时提醒自己要把这份爱化为光耀母校,服务广大在美福大校友的具体行动。

    回首往事,1977年我自福五中高中毕业后立即上山下乡,并于同年年底参加文革后首届高考,被福州大学当年录取线全校最高且唯一一个面对全国招生的物理化学专业录取。我这位应届生比起同级老三届大哥大姐们,吃的苦少多了!但从小爱念书的我对能考上大学还是兴奋幸福之极,口中喃喃自语,大有范进中举之态!虽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一路闯关夺隘,攻下许多高学位及人生关口,却再也没有如此强烈的幸福感。所以我常说,福大是我小宇宙大爆炸的起点(奇点)!

    我心中最感恩的母校栽培,莫过于她以最优秀的老师伴以最优秀的同学,教会了我在不同环境下,无论对事对人,都采用认真研究,实事求是的方法,以期成功。

    班主任是教无机的李秉钧老师,高数是陈志鸿老师,英语是蔡光先老师,都是福大各系一流的老师,被调来教77物化/77分析基础课合班。物理化学是戴闽光老师教的,原理讲得特别清楚,有些概念几十年仍留在脑海里。黄健全老师教的有机化学,出神入化!科学史故事,信手拈来。那时我常盼着上有机课,可以聆听黄先生的精彩教诲。余秀芬老师教我们结构化学也是教得极好的。陈天明老师带我的毕业项目,为人师表、博学敦厚。耳闻目染一久,我对科学研究就产生了兴趣,慢慢树立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优良作风。那个年代的老师们诲人不倦,毫无私心!我有问题常在他们私人时间登门向他们求教解惑。老师们的人品,现在想起仍非常感动,也帮助塑造我自己的利他服务的心性。

    福大化学系乃卢嘉锡先生创校之初从厦大化学系带来的最佳师资创建的,结构化学及X射线晶体衍射学系全国顶尖。福大物化毕业的大学生是会解晶体结构的,我在科学院物构所念硕士就自己解晶体结构,到美国还是抛开专业人员自己解。外校毕业的留学生都很羡慕,说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怎么这么厉害?我骄傲地说,我是福州大学毕业的,那是所名校,毕业生都很厉害!

    由于福大为我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形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所以我之后求学科研之路可谓相当顺利。我是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唯一一个不上一年级的博士生。福大的基础、中科研院的训练、加上拼搏自学一个月,让不上课的我直接考过博士资格考试,省了一年基础课和学费。后开创了Cluster of clusters化学新分枝,更为系里申请到大笔资金,获全额奖学金并以全系第一名三年获博士学位,荣获Rohm & Hass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 Award(罗姆哈斯优秀研究生奖)。在哈佛博士后的两年里,我每天辛勤研究工作15小时,攻克了许多科学难题,发表文章数也是全组最多的。没有为母校丢脸!

    以后几十年我一直在美国工业界工作。而福大培养的良好科研基础和再学习的学风,继续伴随着我不断地去发明创造,开发新产品,优化流程、机构、企业。我服务过十个公司,留下几十个专利和无数产品,逐渐成长成全球日化工业专家。每当我发明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为世界消费者带来福祉、也给企业带来直接丰厚的利润时,心中就充满快乐。同时我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中,从科学家,到科研开发管理客服销售领导,都有自己独到建树。每当进入一个新领域,我便以科研态度定量化,寻找人和事物的规律,发现超越的角度和变量,以达非线性指数式腾飞。

    福五中和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也是我的母校。哈佛只能算假母校,因我不是学生只是博士后。我都为有缘这些知名学府感到骄傲!感谢它们提供的一流训练。可无论如何,福大以其最关键的母校地位在我心中是无法憾动的,因为我一生的研究缘起福大!

    今年母校特邀77/78级同学回校联欢,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原计划和美国福大部分77/78级同学回校参加庆祝活动。无奈疫情复燃,无法成行。美福77/78同学也在讨论举行本地纪念活动。

    在此遥祝母校福州大学生日快乐!以此文纪念亲爱的77/78级福大同学四十年毕业快乐!




    第三篇:《英语梦》

    杨毅 七八级分析


    我是78分析的杨毅,在此谈谈我学习英文的心得。远在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很喜欢学英文。高中分班的时候我想去外语班,问我爸行不行。他说我应该就读理工科,要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那时爸爸是我崇拜的人,我就听他的话去上了理工科的班级。这样不情愿地考进了福大,才有机会遇见了这么多的校友。我一直相信命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校期间,我一边修课一边自学“基础英语”这套书。1985年我来到美国,好高兴这下可以用上我的英文了!刚来美国的时候我在餐馆前台收钱,老外和我聊天,很简单的对话我都听不懂,心里很是着急。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我苦读英语,把大量时间花在英语听说训练上,像海绵一样吸取着实时英语对话。三个月后我便突然听懂了所有的简单对话,把我高兴的!从此听讲读写突飞猛进,也上了研究生院。

    1994年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在公司工作。吃中饭的时候老外的聊天我还有些听不懂,大概因他们讲话的时候用了不少行话和俚语。我还是老办法,硬着头皮硬听,且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精神,有时候他们聊得哈哈大笑,我一个人人听不懂,也不能傻乎乎地坐着吧。这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们你们其中一个可否帮我解释一下,不然我就不知道你们在说些什么,如何与你同乐?我的同事很不错,他们常让一个人给我解释。这样过一段时间后又我又基本上都听懂了。这次的飞跃让我进一步听懂了电视,电影等场景英语。

    其实学好纯正的英文也不容易。虽然我没有去成我心心念念的外语学院,却来到美国这个讲英语的社会大学里生活、学习、成长,也算是心愿达成了吧!



    第四篇:《工程师的卡片》

    胡寿汀 七七级水利水电


    记得教我专业英语的罗孝登老教授(曾为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曾对我说工程师的本事就是读书时将卡片在各种专业书标记各种问题答案,遇到难题时就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在美求学时我的多位教授亦是如是说,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创始人Dr. Aviles曾为Texas A&M University的副董事长并有USACE(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两星将军衔。因为他的关系,作为基础工程师的我有机会参与了诸多休斯顿地标性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诸如NRG Stadium (可容纳七万二千人的橄榄球场,曾为美国超级碗 Super Ball赛场),休斯顿市展览中心,George R. Brown Convention Center,美联储休斯顿分行,及其它联邦政府大楼;还有休斯顿的机场跑道和候机大厅,休市轻轨网等。我亦参与了休斯顿市的三个大自来水厂扩建(供数百万人口的用水)的设计与施工。由于涉及面很广,我必须学习很多专业知识,许多是在大学教材没有的。其中包括了美国,英国,欧洲,日本的专业书籍。这些书,加上我在国内经过改革开放后积累到的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数据,均让我受匪浅,也不断积累着我的工程卡片。休市海边及航道水位浅、土质极软,码头设计故需兼顾经济与安全的平衡。由于有太多工程失败的先例,我在的领域可谓雷区遍布,充满挑战。这时我们福大学生低调实干的学风就体现出来了。我从零开始,恶补码头设计知识,虚心向转战全球、极具声望的老工程师们学习。如今我已成功参与诸多码头和集装箱码头设计与施工。

    我们公司的副总亨利先生十几年前对我说了一句心里话:每个人种都一样,每一百人中总有几个出色人材。他曾为大公司的高管,出身于美国的白人世家,其父毕业于UPenn土木系,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土木系,其兄弟系MIT及哈佛大学数学教授,参与了当年登月设计。我想大概他因我改变了只有白人才属优秀民族的看法了。我很感恩亨利先生的培养,他教我如何审阅工程合同(律师的活!)和待人接物的学问。2011年我们老板决定退休,要我领军公司的业务。要担当起如此重任委实不容易,我唯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方能凝聚团队,按时按质交设计给客户。我曾写过的一篇跨河桥梁的地基基础勘查报告(Geotechnical Report),曾被选为Texas A&M University毕业生设计教材之一。该校土木系教授Dr. Aubeny系麻省理工博士,他告诉我这个报告深受师生们的好评,用了一届又一届。作为顾问工程师,我亦为很多重要工程提供资咨询,解决了许多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难题。如今我们公司的业务涵盖高速公路,立交桥,隧道,供水工程,废水处理厂及深埋管道,港口码头,机场跑道,防洪工程,航天中心,医疗中心及大学建筑。生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饮水思源,我感恩我的母校和老师们,也感谢在美所有帮助过我的师长和同事们。我的心得是:唯有踏踏实实,不断积累工程师的卡片,才能把握机遇和应付人生的挑战。




    第五篇:《今生福大缘》

    李方 七八级水利水电


    今年是七七/七八级同学毕业四十周年庆。大家都在挥毫泼墨、感恩怀德。我也是七八级,寡淡平生。但福大四年的培育,令我受益一生。感恩母校。

    为何提缘分呢?也许只有经历过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看懂这小故事。我和我哥同为七五届高中毕业生,当时我姐已当了几年的知青。哥哥说女孩子下乡太辛苦,他下乡,让我留城。

    当年下乡知青有推荐上学的机会,而在县城的学生和在职员工是没有这个机会的。留城就意味着失去了再读书的希望。记得那时总和同学在夜晚的草地上唱着那首哀伤的歌:“告别了妈妈,再见了我的故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了青春的史册一去不复返…”。其实这是《知青之歌》中的一段,我没下乡,却也同病呻吟着…

    七七年开始恢复高考。因县城消息滞后,临考前两个月才得知留城的也可以参加。我泫然欲泣、头重脚轻赶回家,翻箱倒柜把中学的课本挖出,抱到工作单位(离家30公里的一个公社卫生院),从头看起。院长对我想考学的行径不喜,频频加大工作量。记得我是进考场的前一天才把课本囫囵吞枣过了一遍,不知所以处比比皆是,稀里糊涂答完了考卷。

    最后一场考完回家,只见院长正坐在我家客厅,第一句话问我:考得怎样?回曰不行。他第二句带着幸灾乐祸的语调(我感觉)问:死心了吧?不!还考!院长气黑了脸。(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院长还是很希望留下我这个优质员工的?)

    不久分数出来了,似乎是低分飞过投档线(七七年是县高考办给各学校投递档案)。姐姐的好朋友来家告知,福建农学院来招生的老师是她右派父亲(一位被右派耽误了一生的学霸)的同学,问我要不要报农学院?当时只想能上大学就行,就说报!可那位老师没看到我的档案,忙帮着问了一下,才知道这留城线要比知青线高20分,我还差了几分,落选……

    78年夏季再考,上了福大。从此与福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七七/七八级的同学都爱说感谢邓小平。是的,能重回校园,再当学生,谢邓公!与福大结缘,雨露恩泽,叩母校 !!!

    照片1 - 78水利六女生在东校门留影

    照片2 - 工程师的梦 (广西大化工地实习)



    第六篇:《圆梦》

    卢欣欣 七七级水利水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从福州大学毕业四十年了。看了许多77/78同学们的求学经历,心里有太多共鸣,感恩母校录取了我,从此命运得以改写。

    我家庭出身不好。虽然从小爱念书,但是在当年的政治条件下,上大学对成分高的人来说好比是九天揽月,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上山下山几年下来,尽管表现出色,也只能进水电厂当学徒工,心中求学之火早巳熄灭!

    1977年秋季恢复高考的消息重燃了我上大学的宿愿。梦寐以求的公平竞争机会终于来了,我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马上报名参加高考。那时我求学心切,只要能上大学,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可以。考虑到我在水电厂工作,专业对口应该更容易被录取,于是毫不犹豫地填上福州大学水利水电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接下来是利用下班及周末休息时间找资料,做题目,争分夺秒复习功课。

    不久就参加了高考。记得当时语文考试要默写诗词《蝶恋花》。我默写到一半突然忘词,于是只好在心里把这首歌唱了一遍,方把该诗词默写完全。数理化是我的强项,把自己能答的题都答完整了,没留下什么遗憾。时间在等待中慢慢流逝,好不容易等来了体检通知。我心中期盼之火越烧越旺,大学的大门终于向我打开了。可是体检后的第二天,一位同事悄悄地告诉我,厂里的秘书在调档时查阅了我的档案后直摇头:父母亲均出身自地主官僚之家,且外祖父在台湾,肯定不会被录取的。听完后我心里凉了半截,如同燃烧的炉火被浇了一盆水,只剩下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终于有一天秘书来通知我去办公室取信。我懵懵懂懂打开信一看,随即兴奋地跳了起来。秘书一脸狐疑地看着我,我声带颤抖地告诉他: “我被福大录取了! ”

    事后才知道,邓小平当时复出主持工作,开会要求放宽政审条件,提倡重在个人表现。工厂的工人和领导都很赞许我的表现,让我得以录取。在此感谢邓小平!

    命运之神眷顾了我,虽有忐忑,仍如愿以偿上了福州大学。我在福州大学度过了难忘的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受益于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并与各位同学结缘。

    回首往事,真是感慨万千!借此毕业四十年之大庆,聊表对母校感恩之情!



    第七篇:《毕业四十年有感》

    刘苏星 七七级物理化学


    我乃福州一中七五届高中毕业生。自小长大心目中就一个念头: 上大学。家里姐妹俩,姐姐已经上山下乡,但我压根没有考虑留城,因为只有知青可以被推荐上大学。在下乡一年半时,公社有一女兵名额,虽说不一定能成,但这机会十分吸引人,让人动心。揪心挣扎之后,还是没有报名,心心念念想上大学。七七年恢复高考,不需推荐,凭本事上,真是天大的喜讯!在报考志愿时,父母因家庭成份高,文化大革命中属牛鬼蛇神类,经历了下放改造,心有余悸。回城后希望我在当地上大学。幸运的是我们当地有福州大学,所以我的所有志愿全报福州大学。我虽说数学成绩好,但喜欢物理,理科中物理化学专业是首选。最终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

    我乃福州一中七五届高中毕业生。自小长大心目中就一个念头:上大学。家里姐妹俩,姐姐已经上山下乡,但我压根没有考虑留城,因为只有知青可以被推荐上大学。在下乡一年半时,公社有一女兵名额,虽说不一定能成,但这机会十分吸引人,让人动心。揪心挣扎之后,还是没有报名,心心念念想上大学。七七年恢复高考,不需推荐,凭本事上,真是天大的喜讯!父母因家庭成分高(父系福州三坊七巷里刘齐衔嫡曾孙,祖父与孙中山一起留日),文化大革命中属牛鬼蛇神类,经历了戴高帽游街,下放劳动改造,回城后心有余悸,故希望我在当地上大学。幸运的是我们当地有福州大学,所以我的所有志愿全报福州大学。我虽说数学成绩好,但更喜欢物理,福大理科中物理化学专业是首选。最终如愿以偿!

    感恩母校

    转眼从福州大学毕业已经四十年了。回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深感处处得益于在福州大学本科教育的扎实功底。八八年,张预民、卢紫莼同学从美国回福州探亲,七七物化同学回返母校相聚(照片1),“苏星,怎么还没有出去读书?可以申请奖学金的”。从此开始准备托福和GRE。十分感激张预民和卢紫莼同学!我九零年赴美求学,略改方向,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生物课需从本科课程补起。那时确有背水一战之感,“奋发图强”!修课追求全A,做课题追求出成果。四年后完成博士学位,在系里发表文章居首。最让我自豪的是同年我女儿茉莉(取之福州市花)出生。不但读研究生时得益于福州大学本科教育,让我底气十足,在日后攻克新药研发难关时也时有同感。比如,我给我的生物团队做体外药理学培训,常常需要讨论数据分析,与那些美国基础教育相比,我十分珍惜当年福州大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老师的精益求精,谆谆教诲。在新药设计过程,涉及合成化学,蛋白晶体结构,等等不同领域,在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里接受的教育,都让我与众不同。当我自我介绍时,常自豪地说:我是“七七级的”。

    留美生活点滴

    1.抵美首日:九零年夏,赴美求学的第一天,得到张预民和卢紫莼同学的盛情招待。林锦岩同学刚好来访。我们四位七七物化同学相聚(照片2)。张预民在华盛顿DC唐人街一家中餐馆宴请我们。进餐中,一位侍者过来,“你是一中女篮8号!” 。交谈后,得知他曾是福州延安中学的学生(延安中学一直是福一中在争夺中学女子篮球冠亚军的对手)。这是踏上异国他乡的第一天,倍感温馨,终生难忘。

    2.旧友重逢:九四年到先灵葆雅研究院做生物博士后。研究院K5楼有六百多间实验室,生物学家、化学家等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几千位科学家云集。一天,我到一楼的商店,与一人擦肩而过,十分面熟。两人同时回头,认出彼此,欣喜若狂! 谢玫,78分析化学,是在福大读研究生时的室友。从此来来往往,不亦乐乎。

    3.篮球生涯:我自初中开始打篮球,一中校队,市少体校,福大校队,福大教工队,下乡时,当过男队教练,马里兰大学读研时,和台湾女同学组队比赛过,等等。茉莉五岁时,希望她继承衣钵,给她登记上YMCA的篮球训练班。一进场,女儿坚决不干,因为除她之外,清一色男孩。她小学三年级时报名Township少年篮球队,我也报名任主教练。在初次教练会议上,全是美国人,大多男教练。他们看到我问,你的主教练呢? “我就是”。一个亚裔女士?可见他们眼里充满疑惑。第一年,我们队拿下了女子队亚军奖杯。从此融入Township少年篮球界,女儿得以篮球启蒙,之后初中校队,高中校队。她感叹,“妈妈,打篮球让我受益匪浅”。

    4.以棋会友:女儿七岁时,恰好丰云九段在家附近开围棋学校。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报名(因为不确定)只是顺道拜访。结果从此茉莉一路学到业余四段,美国少年女子亚军,美国女子围棋队队员,2008年代表美国参加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中国北京)。茉莉到哈佛大学读书时,创办了第一个围棋俱乐部,任主席,会员中许多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校友。因此认识了我女婿,当初俱乐部副主席何晓羽 (多次奥林匹克数学金银牌得主,奥巴马总统白宫接见,金庸小说迷)。中国围棋,博大精深。不但磨练思维,还可以棋会友。目前茉莉在谷歌做软件开发,晓羽在普林斯顿大学做数学博士后。

    简介:刘苏星,福州大学物理化学学士,福州大学晶体材料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先灵葆雅研究院生物博士后,先后在美国先灵葆雅,美国默克,英国阿斯利康等制药公司做新药研发,历任总监,副总裁,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专利二十余项,几款新药上临床。

    照片 1 - 八八年七七物化同学返校

    照片 2 - 九零年抵美首日



    第八篇:《弘扬中华文化》

    罗秀梅 七七级自动化


    我和先生洪琅是福州大学七七级自动化同班同学,毕业后洪琅留校任教二年半,我和他于八四,八五年先后到美国田纳西大学留学。一九八九年八月先生取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受聘于莱特大学 (Wright State University) 电机系当教授,我正好完成电机工程硕士学位,于是一家人搬到了俄亥俄州代顿市(Dayton,Ohio) 。

    一九九九年七月,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回国探亲,去福州大校拜访母校,与昔日的老师和同学相聚。这次的旅行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当年我们学习和生活过的母校,给两个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非常喜欢福大的环境,还说以后长大了也要到福大学习,跟爸爸妈妈成为校友,我们全家在福大留影纪念(见照片1)。这次回国访问母校可以说是孩子们人生的启蒙之行。回美之后,两个孩子对中文的学习兴趣巨增,每周日的中文学习也变得兴致盎然,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照片1 - 1999年7月全家在福大留影纪念

    一九九五年,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中文,交流中国文化的机会,我俩和几家旅居美国俄州代顿市的华人一起创办了非营利的代顿现代中文学校(Greater Dayton Chinese School) ,藉 此向当地华裔和美国本地人教授中国文化。学校每周日下午半天学习时间,两小时中文课程,一个小时的中国绘画、手工艺、中国武术和中国舞蹈等技能班。学生来自华人家庭和美国家庭,从一开始只有十几个学生,发展到一百多名学生,历届校长,董事们都是家长们义务担任,大部分的教师是学生家长。大家同心协力,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为了弘扬中国文化,不辞辛劳,利用每个星期日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机会。

    在这二十多年里,学校培养了数千名学生,其中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本土的学生。他们从罗马拼音学起,从认识一,二,三开始,到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国普通话,朗诵诗歌,用中文给国内亲人写封问候的家书等等。这里面倾注了学生们的努力好学,更体现了中文学校所起的作用。洪琅曾担任两届代顿现代中文学校董事会主席,我本人在中文学校初建时期任付校长和财务,后来在学校教授中国舞蹈,用的都是业余时间,虽然紧张和忙碌,但却十分乐意。学校每年都参加当地华人社团和美国人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中文学校的新年晚会、亚洲节和国际节等,学生们还利用周末时间去养老院为老人演出,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服务,他们精彩的演出深受华人和美国朋友的欢迎和好评。

    每年五月份代顿市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Dayton A world A' Fair) 。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每年都有来自三十几个国家的移民参与,是一个深受当地人们欢迎的盛大活动。2005年国际节文化主题是:透过孩子们的眼晴看世界。这个活动提倡孩子们去学习和发掘自己国家的传统和文化。一来继承自己国家的优良传统,二来向世界介绍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促进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当时有八个国家的孩子们参与壁画的创作和竞赛,中国的壁画是由十几名中学生业余创作而成的。画中有中国的传统人物、风景和动物。整幅画面由长城和龙贯穿,栩栩如生,气势磅礴。这幅画在竞赛中得了第一名。当年我的女儿也参与了壁画中龙、熊猫与长城的创作,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每人分工合作,互相协调,成功地体现了个人创作与群体配合的重要性(见照片2-7)。

    照片2 - 当年洪琅设计的校徽

    照片3 - 国际节外国朋友在中华文化摊位玩游戏

    照片4 - 创作学生与作品合影

    照片5 - 壁画中的龙、熊猫

    照片6 - 秀梅与中文学校舞蹈班学生合影

    照片7 - 舞蹈班表演 <康定情歌>

    我家两个孩子除了接受美囯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以外,周日的中文学习,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的人生中更是受益非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77级当年刻苦学习奋斗的经历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激励,老大用了三年取得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的学士学位,之后拿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额奖学金进入斯坦福大学读研,仅用三年取得电机工程硕士及博士双学位。毕业后与他的导师及同学在湾区创业了第一家公司,三年后一个机会,他转行去湾区一家顶级的投资公司工作,之后洪琅正好有个由科研成果转化商业的好项目,他就与老爸共同创立了第二家公司,目前公司已初具规模,有50多员工,产品销售世界各地。他在中文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对他的工作和人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我家老二非常喜欢中国舞蹈,也特别勤奋学习。她在 Vanderbilt University上大学时,就多次为学校的春节晚会编导中国舞蹈,深受大家好评。在大二的时候,她被学校的医学院直接录取,在读医期间,她去学校诊所做义工帮助病人和家属做中文翻译,暑假到中国学习针灸及中医知识。为了更好为社区服务,她还到斯坦福大学读了医疗管理的硕士学位,现在是斯坦福医院的驻院医生。

    来美几十年了,我们与大家一样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及事业,有各种成就及荣誉,我们觉得创办中文学校,弘扬中华文化是自己做过的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也体现了我们美福校友永恒不变的中国心。




     第九篇:《阿拉斯加海上行游记》

    王锦江 七八级自动化


    2019深夏,由旅美77/78级福大校友倡导,聚亲友近30人,作阿拉斯加海上八日游。长诗代记,存以备忘。


          温哥华出航
     天朦胧 雨朦胧 岛海穿行总从容
     一航向西雨不断 如云如雾覆苍穹
     白浪如练因船动 观海听涛暮色中
     浩浩荡荡水世界 巡回海鸥猎渔虫
     
           看 鲸
     驶近峡口暮中行 千座空客看灰鲸
     红光频闪灯塔摆 水波涌动因船行
     远来海面若小岛 原是鲸鱼感我情
     为答热诚游轮客 几回腾身侧道迎
     
        凯奇坎 / Ketchikan
     首停靠港凯奇坎 满街雨衣和雨伞
     深夏已感秋意凉 冷风吹雨觉衣单
     迴游鱼群一拨拨 岸边游艇满围堰
     雨林环镇峰翠绿 图腾柱群屹山边
     民风散漫化外地 生活简朴若陶源
     来日辞却奔波累 小船垂钓觅悠闲
     
          朱诺 / Juneau
     停船登陆朱诺市 喜见天气渐转情
     昔日淘金狂热地 今天阿州首府城
     青山如黛环海立 半披雾纱入云层
     借来彩巾结小旗 下船相约进山程
     穿经雨都向冰川 一路幽曲好风景
     曾经梦里依稀见 门登霍冰川雄姿现
     长谷白冰泛玉蓝 万丈巨龙卧山间
     古时成于小冰纪 历经衍变三千年
     侧有磅礴天河水 飞流挂瀑长相伴
     美哉伟哉大自然 天地久远恒不变
     
        史凯威 / Skagway
     蓝天白日烟雨后 一车欢快向育空
     盘路迂回到顶峰 高山险峻林木葱
     镶天冰川随处见 千万游客情皆钟
     冬肥玉环华清池 夏瘦飞燕铜盘中
     高原湖泊如处子 玲珑剔透纯如玉
     一个天池一番景 薄日轻风波熠熠
     拉索悬桥连天堑 窄轨火车贴山壁
     更喜导游善逗趣 一路欢声多笑语
       
           打 牌  
     欢乐莫过牌桌会 不时绽放笑声语
     一轮一战一联盟 谁人是友谁是敌
     待到逼出关键张 才知真情和假意
     是非功过三分钟 下轮又是炉灶起
     真情流露不拘束 赢牌升级心眉喜
     别与忧愁缠不休 大家快来打升级
     
          驶入冰川群
     千青万黛过尽后 无尽冰川扑面来
     高者依云半遮脸 低者卧谷身探海
     百年积聚雪压就 半露身段半深埋
     或是身披薄灰纱 或是玉洁晶莹白
     日照冰川显淡蓝 原是晶粒变体材
     海面点点白如帆 日照流冰闪光彩
     
       安克雷奇 / Anchorage
     船游畅玩方八日 陆地已然换季装
     温城上船草木绿 惠蒂登岸觉秋爽
     无垠极目天地阔 人烟罕见少村庄
     遍野漫铺红地毯 千山树林着金黄
     晨曦晚霞映灿烂 风情万种展浓妆
     莫道草木无意识 追求精彩也疯狂
     
           极 光
     一日奔波身神累 和衣靠床半入睡
     房门轻叩动静大 长空呈现极光辉
     如梦如幻临夜天 绿紫橙蓝姿万千
     亦诗亦画谁作品 太阳粒子极地边
     安得神游无拘束 翱翔虚无缥缈间
     待向夜空借彩披 飞渡星海揽婵娟
     
           结 语
     长诗代记何为作 因有校友真情牵
     怡山校区同留迹 长路修远诗一篇
     人生几经路漫漫 漫漫只在弹指间
     回首向来四十载 相忘最难福大缘

             — 2019-09-08



    第十篇:《往事如烟》

    林锦岩 七七级物理化学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四年的福大生活,对我而言,可谓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意的哀伤。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已成为遥远而美好的回忆。我中学时常常通宵熬夜看各种杂书,禁书,久而久之得了神经衰弱症,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进了福大,怎样顺利地完成四年学业,对我是个艰难的挑战。我从小喜欢读书,也热爱体育运动,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都玩的不错。入学后每天我都坚持在运动场上锻练一两个小时。当时福大没有热水澡,冬天运动后也只能咬咬牙洗冷水澡。可时运不济,大学最后一年得了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这对逆流而上的我是个当头棒击,幸运的是我没有被击垮。当年校图书馆地下室有一张乒乓球桌,77分析班的邓文和我常在那里打球。我中学在福州九中就读,该校是苏格兰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有踢足球的传统,学校的男生几乎人人都喜欢玩足球。78年夏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一埸世界杯足球赛决赛的录像,荷兰队对阿根廷队。那天晚上我走遍福大校园,所有宿舍楼的电视都在看港剧霍元甲,没人看足球赛。我一遍又—遍地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民工工棚里看到有两台小电视机,其中一台在播足球赛,挤进去刚坐下不久,后面有人拍了我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中学的同班同学,机械糸77级的郑荣,真可谓物以类聚。福大邻近西河,夏天我常去那里游泳。有一次逆流横渡闽江,游到江中心时因水流太急,体力不支,只好顺流漂到对岸,赤脚光膀从洪山桥走回来。回到福大,食堂早已关门,只好骑车外出吃饭。那时学校常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有个会让我终生难忘。那年福大团委书记去北京开会,回来召集全校师生开会做报告。他说这次开会全国各省都很羡慕福建代表团,因为福建代表团的座位离中央领导人最近。当会议结束中央领导离开后,福建代表团人人争先去摸华国锋主席坐过的椅子,据说座位还是热乎乎的,感到无比幸福。书记说这些话时的表情是那样的坦然,丝毫没有拍马屁的廉耻,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感恩母校的培育,四年的大学生活,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福大校园是我人生的新起点,是理想与事业的摇篮。我86年夏天来美国读书,博士毕业后在康州的Pfizer和加州的Amgen工作了多年,生活平和宁静。当年临近毕业时曾写下一篇散文,那是我从小对生命的祈盼,理想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现附录于此,作为毕业四十年对人生的回忆与思考。


    生命,ー支随风飘逝的歌......
     
    生命,一首迷人的乐曲。
    生命,一支随风飘逝的歌。
    童年,就像舒曼的《梦幻曲》,朦胧而甜美。少年,则似门得而松的《春之歌》,充满了憧憬与希冀。青年,犹如贝多芬的《命运》,在奋斗与搏击中获得欢乐与再生。而留学的日日夜夜,却常沉浸在德沃夏克《思故乡》的旋律中……
    生命的乐章,有欢乐、激昂的快板,也有沉郁、悲凉的哀歌。失意的痛苦,成功的欢欣,痛苦与欢乐的循环交替,编织成多彩的人生。愿有限的生命,象闪光的钻石,纯洁、刚强,每一面都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愿匆匆的一生,象天际的流星,短暂而辉煌。
    生命,一首迷人的乐曲。
    生命,一支随风飘逝的歌......


    第十一篇:《弹指一挥间》
    毕业四十年有感

    姜国樟 七八级无机工程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飞间。今年是77、78级同学大学毕业40年整,感谢母校福州大学特此来函征文。久不动笔文难达意,但我还是很愿意一些记忆片段和想法写下来和大家共享。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年是77、78级同学大学毕业40年整,感谢母校福州大学特此来函征文。久不动笔笔锋略涩,但我还是很愿意将一些记忆片段和想法写下来和大家共享。

    我叫姜国樟,福大78级无机化工校友,来自福建闽西永定县,福建土楼。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出省去广东湛江中国海洋石油西部公司。一同分配去的福大校友,包括77/78级,共有30多人。湛江在当时属于天涯海角,虽然有机场,但没有班次,而且坐飞机要处级以上的才有资格,经济上也负担不起,所以根本不可能飞去报到。而坐火车则需要绕道江西、湖南、广西、广东,也很不方便。所以最后坐汽车前往,经过3天行程,一路颠簸,方抵湛江。

    1987年5月,我来美国休斯顿大学读研。1991年毕业后我先在一家石油行业的公司工作,然后在1994年开始自己开公司。先后成立了三家公司,主要从事石油钻机的设计和制造(见照片),总部设在美国休斯顿。公司在北京,广东等地均有分部,我也经常奔波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大量的时间出差在外。2001年9月9日去纽约出差,就住在世贸大厦对面的希尔顿酒店,9月10晚还上了世贸大厦108层。第2天是9月11日,在现场亲历了911事件。早上听到一声巨响,开始还以为是和1994年一样的炸弹爆炸,于是马上拿出摄像机,录下了许多碎片从大楼飘下、以及许多人从大楼跳下而血肉模糊的惨景。接着又一声巨响,碎片扎在我房间窗户的玻璃上,那是第二架飞机撞进了另一座世贸大楼。当时马上撤换到帝国大厦附件的酒店。事后我把录像给了凤凰卫视,几天后凤凰卫视还播了专门采访我的片段。现事情已过去二十多年,可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照片1 本公司在制造海洋模块钻机照片

    照片2 钻机在墨西哥湾打井

    时光如梭,一转眼已毕业四十年了!我的五个美国出生的小孩分别上了纽约大学、沃顿商学院、德州大学(2个)、和普度大学;除了老五还在上普度大学外,前面四个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该准备退休了!

    怎么过好退休生活?我购买了800亩(133.5 Acre)牧场,距休斯顿中心50分钟车程,近海边,旁边还有一个公务飞机场。我把它打造成了度假村兼作会所,有篮球/网球/排球场,乒乓球台,游泳池,电影室,钓鱼台,游船,射击场,棋牌室,健身房,蔬菜园,养鸡场,养鸭场等;可以打牌,打麻将,唱歌,游泳,钓鱼,吊螃蟹,射击,种菜,养鸡,养鸭,养牛;可以吃自己种的有机菜果、和现钓的各种野生鱼蟹;同时可以用来接待自己的朋友。庄园和外面有效隔开,有自己的水井,不受外面的疫情影响。曾有多批清华校友会来此活动,都赞说这是梦想的退休生活场所。得知我毕业于福州大学,他们列举出许多他们认识的我们福大校友,直夸了不起!

    牧场照片





    以下是游客眼中本牧场的美篇介绍

       再聚 Gary 农场 (美篇)


    第十二篇:《大学生活回忆点滴》

    黄明东 七八级物理化学


    1978年,我从福州市22中读完高一、提前毕业。当时,中科大办了少年班,各地也时髦超前考大学,高一的同学就可以参加高考。为了参加高考,我们中学利用寒假帮我们补习高二的课程,我记得我们用一个月就学完了高二的化学课程。

    我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成绩是409分,有幸作为改革开发后的第二届大学生被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录取。当时,作为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我把精力都放在补课和高考上,对今后大学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是我父亲帮我报的学校和专业,报名表上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都是福州大学化学专业!促成了我和福州大学的渊源。可能是因为我年龄还小的缘故,父亲并不希望我到外地读书,另外,他当时是福州大学的副校长和化学系的教授。

    搬入福大宿舍的第一天是令人兴奋的,见到了来自各地的新同学。记得我们宿舍的钟锦洲是一个性格开朗、自然熟的同学。他把行李放好后,就搞了一个恶作剧:他将宿舍门的略微打开、朝内虚掩着,然后找了一把小扫把,小心放在虚掩宿舍门的顶上!一个新进来的同学推门、迈步进来时,小扫把就掉落在他身上,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哄堂大笑,同学们之间的些许拘谨就此烟消云散。我们的宿舍在一号楼的二楼,宿舍里有四张上下铺的床架子,住了七个同学,其中一个上铺留着放大家的行李。靠窗户的地方摆了7张的80公分左右的桌子,夏天的时候福州天气潮热、蚊子很多,每一个床铺都挂了一个蚊帐,整个宿舍显得很拥挤,更谈不上空调了。然而,这些有限的条件和作为大学生的兴奋感和骄傲感相比是微不足道了。当时是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宣传数学家陈景润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而我们的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就占了数理化的两席,导致了很多人报考“物理化学”专业,导致了我们专业的入取平均分是学校最高的。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年龄差别很大,应届的同学年龄比较小,最小的仅有13岁!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学还没有恢复初三和高三。而班上不少同学年纪比较大了,年纪最大的同学入校年龄已经33岁了,对于他们,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的政策使他们有机会能够实现读大学的梦想。

    没几天,宿舍里的钟锦洲同学就在宿舍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大众电影》的封面,一张刘晓庆的照片,他说:“以后找对象就要找像刘晓庆这样的女孩”,大家都对他投以轻视的目光:刘晓庆可是那时当红的影星。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散落在祖国大地甚至世界各地,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钟锦洲同学积极收集同学们的联系方式,每到一地都联系当地的同学,起到了促进同学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但是很遗憾的是钟锦洲同学在49岁的时候不幸去世了。人生无常,令人唏嘘!

    记得化学导论的第一堂课是化学系主任赵景总教授亲自和我们上的。他身材结实,风度翩翩,充满自信。他上课内容的一个要点是要我们掌握读书的方法,他说:“你们年轻、学习能力比我强,但是比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读书的方法和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要学会查美国化学文摘,如果我碰到一个问题,我知道到哪里寻找解决问题答案,这一点我比你们强”。学校后面为我们开设了美国化学文摘的查阅课程。当时,许多学校的图书馆一整排的书架上满满摆放的都是美国化学文摘印刷版,第一次见到十分的壮观和震撼,每一本索引册都有10或20厘米厚,沉甸甸的,检索方法不少,共有十多种方法。首先要到索引册中使用关键词查找,之后再去找原始的文章。

    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是和陈功同学分在一个小组中,从事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和X射线衍射研究。我们两人的指导教师是无机化学专业的林墀昌教授,林老师知识渊博、有耐心、慈祥、特别是动手能力强:自己还能够修理X射线衍射仪,为我树立了一个好老师的样板。我们成功合成了络合物、长出了晶体,并且在魏森堡相机上获得了X射线衍射图谱并进行了指标化。我从这些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体验到了科学的严谨和优美,并奠定了我后面几十年的科学研究方向:X射线结晶学及其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应用。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毕业四十年了,大学四年求学期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见证了科学的春天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也奠定了和福州大学的渊源。祝愿母校福州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中,更上一层楼,促进福州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



    第十三篇:《我记忆中的红校车》

    叶梓川 七七级水利水电


    福州大学,有一部红色的校车,是哈尔滨汽车厂出产的松花牌的大客车,好像是可以乘坐48人。这车,车体通红,车顶两边有两个非常流线型的指示灯,车边印有“福州大学”四个大字,据说是康生当年视察福大时题的,非常好看。红校车每次出现,总是被洗得干干净净,看起来非常清爽。应该是车队师傅们的功劳。记得那时红校车总是由车队陈文波师傅开的。

    小时候一直很想坐红校车出行。去哪里不重要,只要坐上红校车就行。用现在的话就是重过程,不重目的。

    我记忆中第一次坐红校车是我在福大幼儿园上中班时(1963年)。好像是去福空茶园山小学后面的一个礼堂联欢。上过茶园山的人应该都记得那个礼堂。茶园山小学常常用那个礼堂开会和包场电影。我记得在那个礼堂看过电影“雷锋”,听九大召开的文件传达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了。

    在福大幼儿园,常常有机会坐红校车出游,去过祥谦公社,杜凤瑞烈士纪念碑,鼓山等。每次上红校车,总是听老师一再警告,不许把手伸出窗外,伸出会断掉的。

    那时红校车还会在星期天带大家进城,上午出发,从福大校部门前带大家到省府路下车,下午4点,从省府路回校。对我来说,那是坐红校车的另一个机会。64年上茶园山小学后,就没怎么坐过红校车。可还是常常看见她在路上跑,听见她好听的喇叭声。

    66年文革开始后,红校车像是就不见了。直到67年的某一天,才又在路上看到红校车。可车边上的”福州大学”四个大字,已被换成了毛体的“新福大”三个字。

    69年我们家下放,红校车在大清早把我们从福大的主席塑像前拉到了福州五一广场。那天是1969年10月31号。这应该是我儿时最后一次乘坐红校车了。

    下放两年整,1971年11月1号,我父亲又被调回福州大学。 回来后,住进了丁字楼,离车队很近。 发现红校车还在。感觉那时有点无政府的样子,我也常常有机会溜进去蹭车。哪哪都去,去省体工大队看排球比赛,去看新建乌龙江大桥,甚至修车后的试车。再之后的几年,上高中,下乡插队,不记得坐过红校车。

    77年考上大学,78年2月27日回到福州。在福州火车站又高兴的上了接新生的红校车。

    大学期间,1979年6月去永安安沙实习,1980年9月初去浙江亭下水电站实习,都是红校车把我们从福大北门送到福州火车站。1980年那次,大清早,下着大雨,开车的还是陈文波师傅。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乘坐红校车。

    然后就是大学毕业,工作,到北京读研,留在北京工作。不记得再有机会看到过红校车。

    1988年,出国读书前,从北京去东北佳木斯过五一假期。火车经过哈尔滨站,是早晨6点左右,我忽然想起,红校车,松花江牌,哈尔滨汽车制造厂。就赶紧下车,想看看红校车的产地是什么样的。

    在站台上、就想着当年那红校车是不是就是从这里启程被运往福州。 当年是谁决定把这车分给福州大学,谁决定漆成红色,现下红校车是不是还在跑着?



    第十四篇:《咏怀》

    陈亮 七七级机械制造



       三十华夏,三十北美,六十荏苒如烟。
       尝胆叶房,铁骑滚滚,少年志在轩辕。
       跨海壮观瞻。
       环球看世界,匠守心间。
       寓意六方格律,欲把梦来圆。
       
       隔洋遥望家园:有期颐老父,发小婵娟;
       好友亲朋,同窗邻里,几回相聚醉还?
       游子意拳拳。
       情歌伴轻舞,乘兴吟玩。
       来日何须等待,归去及时欢!


                —— 调寄《望海潮》


    第十五篇:《感念恩师》

    邓文 七七级分析化学


    我上大学之前,只上了两个月的高一课程。当时恰巧碰上我父母亲工作的单位招收职工子女(当时国务院有个文件允许地质和煤矿部门招收职工子女),没念完高中的我就被招进了福建省地质局,在中心实验室工作。所以我当年参加七七级高考时,各门功课程度都是很低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恶补,才去参加了文革后的首届高考,并幸运地得以录取进入福大七七分析专业学习。

    特别记得当时我的英语程度几乎是零,只认识字母,单词没认得几个。在上第一堂英语课摸底考试时,竟然一题也不会做,当时我非常担心学业会不会被英语拖了后腿。

    幸运的是,大一下学期一开始,蔡光先老师分来教我们七七分析的英语课。他讲课非常生动,可以看出每堂课都是精心备了课的,讲得实在太好了。是他的课激起了我学好英文的热情和信心。每次课后我有问题问他时,他都非常耐心地为我讲解,令我收获很大。于是我平时就将一些想问的问题写在纸上,经常走进他的办公室里掏出纸上写的问题一个一个地问他,他每次都非常热心地为我解答,毫不介意被我占用了这么多他的休息时间,因此我内心里非常感激!

    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英语非但没有拖后腿,而且每学期成绩都是优。记得在大三时,福大举办了第一届全校英语竞赛,我斗胆参加了,结果和我们班的周金魁同学都获得了三等奖。如果没有蔡老师的精心教诲和宝贵帮助,以我这么薄弱的英语基础是绝无可能得到这个成绩的,我非常感恩!

    毕业时我应届考上中国地科院研究生。第一学期所用的英语课本是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一样的、内容是难度比较大的英美杂志的长篇文章。有一次其中一篇文章的一段非常难翻译成中文,老师虽给出了译文,但同学们都觉得不通顺,不合理 ,我还写了封长信给在福州的蔡光先老师,请教他应该怎么合适的翻译这一段,他很快就回信说,他正在开办一个课余英语辅导班,用的正是这本教材,这一段确实是这本书中最难翻译的,他并给出了他的译文,非常的棒。我把他的译文给了同学们看,大家都一致说翻得太棒了,这位老师水平真高!我在地科院读研时,每个暑假回福州时都会去他家看望他。有一次暑假我去蔡老师家拜访时,我们福大化学系分析教研组组长张在整老师带着一大叠英文科技杂志,也来到蔡老师家向他请教杂志里的翻译难点。由此也可见蔡老师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之一斑!福大其他老师也都公认蔡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我为福大有这样好的老师感到无比骄傲!也为我能在蔡老师教导下得益上进而感到非常地幸运!

    感谢恩师蔡老师,感谢母校福大!




    第十六篇:《入学记》

    洪慧 七七级物理化学


    因为家庭环境以及我在学校的一贯成绩,我从小就认为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文革开始后,上大学不再是当然,我也因此失去了幻想。上山下乡开始后,我因为从小身体不好,父母亲怕我无法适应下乡务农的生活,不得已为我办了因病留城证,而比我大一岁多的姐姐则下乡了。

    77年10月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以后,我很高兴又有机会上大学了。经过近两个月的备考我参加了高考。考完后我自己感觉还不错。但是也没有抱太高希望。因为毕竟有十年积累下来的人才一起参加了考试,竞争必定激烈。

    招生工作结束以后某一天晚上,一个曾跟我父母下放在同一个公社的福大教师匆匆赶到我家。他告诉我父母一个他从福大参加招生刚回来的同事那听来的消息。据说高级人民法院有一个干部的女儿考分很高,不知是清华还是北大把档案留在手上。但是到最后还是放弃了,原因是此人属因病留城。由于当时省内院校招生已基本结束,所以该考生还是落选了。招生的人都觉得非常遗憾,所以就谈起此事。凭这位叔叔的直觉该考生很可能是我,所以连夜赶过来把消息告诉我们。

    我父母得到消息非常震惊,连忙四处打听,打听后发现确实这位考生就是我,心中更加着急!当时爸妈为我操心可谓一夜白头,思来想去,他们只好去福州大学找人向校方申诉,最后终于见到了系书记胡琼。当时因为福大扩招了一批老三届高分考生。胡书记了解情况后也就同意给了我这个机会,并安排进了化学化工系的物理化学专业。

    抚今追昔,我当时的情况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由于父母结的善缘,有贵人相助,能有机会及时知道情况,才有机会能够进福大与诸位结缘。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感恩父母,简直为我操碎了心。我也感谢这位叔叔,他是我命中贵人!我也真心感谢福州大学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成为光荣的77级的一员。





    后记:《美福77/78校友现状》

    (77/78级留美同学群)

    这里,聚集着一群来自遥远的东方留学美国的群体,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美福77/78级同学。我们曾经生活在两个时代,见证中国十年浩劫和沧海桑田的变化,随着国运的改变,通过自己在逆境中不懈的努力,考入福州大学学习。入学前我们凿壁偷光,奋发苦学,克服种种困难,在千军万马中胜出!在母校福州大学求学期间,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得良师勤授业,与同学共进步,学而有成,志存高远。这两届同学中有相当部分人在小学、初中、高中被文革耽误,临阵靠自学进考场。这种在逆境中被逼出来的自学能力,让大家终身受益。踏出校门后,我们不负韶华,继续深造,远赴美利坚,实现梦想,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

    十六篇大小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同学们的奋斗故事,有的感恩母校,有的抒发校友情谊,有的让人唏嘘,有的感人励志。这些故事,便是福大校史上的时间戳,让后来者知道,史上曾有过一批极其努力的人,不断叩击命运之门的人,为达到目标实现梦想排除万难、终于成功的福大人!

    据美福不完全统计(尊重个别同学隐名要求),福大77/78级留美校友汇总如下。他们有的做科研,有的经商,有的身在各种企业;或功成名就,或服务社会,或已退休含饴弄孙。在校友会里,他们承上启下,积极参与,团结友爱,无私奉献,是美福的瑰宝!因缘际会,让我们成为永远的同学。时光酿友谊成美酒,香醇而醉人!

    岑伟 77物化,刘苏星 77物化,洪慧 77物化,林锦岩 77物化,卢紫莼 77物化,张预民 77物化,唐煌 77物化,施舒 77物化,黄明东 78物化,陈功 78物化,王锦江 78自动化,洪琅 77自动化,罗秀梅 77自动化,邓文 77分析,张海浪 77分析,张青 77分析,谢枚 78分析,叶琳 78分析,杨毅 78分析,叶梓川 77水利,胡寿汀 77水利,卢欣欣 77水利,池元 78水利,林泓 78水利,李方 78水利,朱耀清 77电机,陈为 77电力,杨文 77电力,林品芸 77软件,颜永珙 78软件,姜国樟 78无工,周鲜薇 78无工,邓惠江 77有工,黄鹂 78无工,黄健民 78 化工,陈敏 78英语,王世亮 77无线电,陈远平 77无线电,杨小平 78电机,翟梅 78电机,林艺玲 77工民建,蔡晓惠 77无线电,王伟 77机制,吴欣荣 77 机制,罗礼诗 77 电机,力林 77自动化,郭一平 77自动化,丁建中 77自动化,陈晖 77自动化,郑茂伟 77自动化,张知 77化机,赵子章 77化机,林庆生 77化机,许崇柱 77化机。

    长江后浪推前浪!愿留美77/78级同学们的故事,能够对我们的后辈校友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为我们亲爱的母校福州大学争取更大光荣!


    (全文完)